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校外導師楊後魯講授第30期稅收專業碩士案例研讨課

發布時間:2018-09-21 浏覽次數:

2018918日晚六點半,在bevictor伟德官网沙河校區西區403教室,bevictor伟德官网18級稅務專業碩士第30期稅收綜合案例研究課程如期開講。本期主講嘉賓為楊後魯老師,bevictor伟德官网高萍老師主持了本次講座。bevictor伟德官网的汪昊、蔡昌、梁俊嬌、恩惠、王文靜、王怡璞等多位老師也參加了本次講座。

楊後魯老師具有稅務和法律的雙重教育背景,獲得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和荷蘭萊頓大學國際稅法法學碩士,是資深國際稅務律師和跨國法律架構專家,目前執業于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瑞士蘇黎世辦公室,是大中華區超高淨值客戶稅務籌劃、資産保護和财富傳承業務負責人。同時,楊老師兼任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收政策研究中心(OECD-SAT多邊稅務)研究員和bevictor伟德官网稅務專業碩士校外導師。

本次案例研讨課的主題是個人所得稅法---從規則到實踐。首先,楊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在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背景下中國稅收居民規則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我國稅收居民的判定标準由之前的“無住所但居住滿一年”改為“無住所但居住滿183天”。這一規則的變化對于高淨值人士來說具有較大影響。楊老師指出,新個稅法采用183天作為稅務居民規則是符合公平原則的,就如同2008年《企業所得稅法》将内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以及取消了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個人所得稅法也由于“借鑒國際慣例”,不可能再為外籍護照身份規定超國民待遇。同時,楊老師具體分析了戶籍、家庭關系、經濟利益關系如何具體判斷和适用。此外,楊老師闡釋了避稅規則的制定多針對于企業,而個人所得稅國際方面的規則較少,在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個稅處理原則适用企業規則的情況。

其次,楊老師講解了OECD的稅收協定和中國瑞士的稅收協定中第四條關于稅收居民的判定部分,結合國際實踐,深入淺出地為同學解釋了稅收居民身份判定的内容。在上述基礎上,楊老師進一步講解了稅務居民的籌劃,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楊老師通過豐富的案例極大地調動了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并創造性得提出了許多關于家庭成員規劃、拿哪國護照以及資産經濟利益關系的實務的處理辦法,楊老師給大家介紹了RNDresident-non-dorm)、Lump-sum tax以及宜家創始人對稅收居民身份的籌劃,在現實實踐中運用的稅務居民身份的籌劃方法,使得其雖擁有巨大的财富量級但卻繳納較少的稅收。

随後,楊老師講到稅務自動情報交換不隻是稅務問題的國際化,更是與反洗錢規則的國際化并駕齊驅。在CRS及情報交換尚未普及建立的過去,個人較多利用離岸或非離岸資産、信托基金、保險、所有權架構等進行個人财富的規劃。但随着BEPSCRS以及FATF對反洗錢行為的打擊,對傳統的規劃引發了颠覆性的改變。金融行動特别工作組将逃稅作為反洗錢犯罪的上遊犯罪行為,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得不配合稅務自動情報交換工作。楊老師還提出,納稅人在境外未納稅不隻是其個人問題,很多時候也與其所置身的法律體系有密切的聯系,因此稅務情報交換也會推動着國内稅收立法包括個人的稅務居民規則進行改革。最後,楊老師為大家介紹了信托的基本概念,以新西蘭信托興盛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了俄羅斯富豪普加喬夫案例中的信托架構以及與之相關的避稅框架。

 

在本次講座的結尾,同學們積極提問,楊老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鼓勵同學們要以實踐為導向,深入案例學習法規,構建複合型的知識框架。最後,高萍老師總結了案例研讨會的情況,對同學們的學習方法提出了要求,對楊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同學們講課表示感謝,也對同學們給予了厚望。


【撰稿】郭愈、張曦、李想、景詩曼      【審核】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