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學術活動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學術活動 > 正文

第九屆中國财政學論壇(2023)圓桌論壇順利舉辦

發布時間:2023-11-28 浏覽次數:


2023年11月25—26日,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稅改革”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财政學論壇(2023)在bevictor伟德官网成功召開。本次會議舉辦了三場圓桌論壇讨論。


 

圓桌論壇1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稅學科發展

 

圓桌論壇1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稅學科發展”,論壇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由江西财經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喬教授主持,bevictor伟德官网财經研究院院長曹明星、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方紅生、東北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谷成、中國人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賈俊雪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李明發表演講。

 


bevictor伟德官网财經研究院院長曹明星教授深刻闡述了财政學應該從學科創新、學術創新、話語創新三個方面進行體系創新。他指出,财政是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生态等各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借助于中國文化思維來思考如何打造公共主體,即代表國家的有為政府。财政領域可以将哲學、财經、社會科學進行三角銜接。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方紅生教授表示,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數字财稅拔尖創新人才。針對數字财稅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問題,他提出:第一是要做好基于培養方案的訓練,重點培養研究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國際化能力。在課程設計上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功底,開拓前沿引領性課程;在實踐能力培養上加強專業實踐課程;在國際化能力培養上設計國際化模塊,與境外高校合作等。第二是機制保障,從生源、一流師資力量、雙導師、本博一貫制、提高直博比例、拔尖班分流增補機制、打造數字财稅實踐基地、與世界頂級大學合作和打造數字财稅實驗室等方面建立保障機制。

 


東北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谷成教授闡述了我國财政學理論從國家分配論到公共财政論的發展,并提出在目前的國家治理階段,公共财政論存在局限,需要有新的理論來解決現實問題。預算要更好地匹配政府的執行過程、結果與社會成員的需要,讓政府更好地執行社會成員的意願;通過優化财稅體制明确央地關系,減輕國家治理成本,更好的滿足社會訴求。目前應當在對西方理論進行批判式借鑒的基礎上,對我國财政理論進行完善,推進财政學的學科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賈俊雪教授表示,探究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政學科發展需要大理念、大戰略。一方面是固本,深化财政體制等财稅研究熱點領域,特别是需要結合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創新,财政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創新因素較弱。他從大交叉的理念創新展開,提出結合大數據、大模型的數字财稅交叉以及用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方法研究行為财稅。在财政學科國際性方面,他指出,國際稅收、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财政政策是财稅學科的傳統優秀學科,但近年缺少重要發展,未來需要作為一個新興戰略學科來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李明教授就财政學科中的科學研究、教材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四個方面發表了看法。他指出中青年學者需要聚焦預算管理制度、稅收制度和政府間财政關系這三個模塊,從有曆史維度的實踐出發,豐富知識、提煉概念、去僞存真,形成自己的财稅知識體系。需要把科學研究成果反映在教材建設裡,把最新實踐和知識鍊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出來。财政學人才培養的産教融合缺少社會調查和案例分析,需要讓學生深度參與進去,把教材、科研和學生培養密切結合。最後,需要不斷優化發展師資隊伍,使得學科享有廣泛的社會聲望和影響力。


 

下半場由bevictor伟德官网政稅務學院副院長李小榮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馬珺、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石紹賓、山東财經大學副校長謝申祥、内蒙古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郝春虹發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馬珺從全球财經學科當中的中國财政學、新時代中國财政學融合創新發展原則和主要創新點三個方面進行演講。她認為财政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多元化的和競争性的學科體系,需要強調理論創新,以體系化和學理化的方式建立基于中國具體實踐的财政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融合創新發展的原則應當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堅持學習和借鑒現有知識體系,既要融通中外也要守正創新。主要的創新點包括基礎與支柱說、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以人民為中心的财稅職業新理念、規範财富積累機制、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如何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等方面。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石紹賓教授從學科建設角度提出三個觀點。一是如何在學理上解讀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把中國豐富的财政理念和财政改革實踐的時代化、理論化、體系化凝練進教材中。二是财稅專業的現代化過程。需要從新文科視角探尋新專業、新方向、新實踐、新課程、新理論等,從現代化和國際方向推進專業現代化建設。三是需要推進研究的交叉化。例如,财稅學術研究中更注重“财”的經濟學方面研究,少于對政治學方面的研究。

 

山東财經大學副校長謝申祥教授認為圍繞新時代财稅學科發展的主題,有四個宏大的問題需要考慮。一是财政學科的屬性究竟是經濟學還是與經濟學并行的一級學科。目前财稅學科文獻主要以經濟學研究範式展開,因此需要在思維和方法論上拓展突破,構建中國特色自主的财經學科體系。二是财政學科的研究内容應當與時俱進,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兩個大局的前提下考察财政活動,并提煉成科學問題納入财政學科新的研究内容。三是财政學科的人才培養。需要在數字經濟等方面拓展創新課程設置。四是财政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需要在概念和研究範式方面進行創新。

 


内蒙古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郝春虹教授從财政學本科專業如何落實交叉學科和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兩方面講解了地方高校的财稅學科改革創新。郝春虹教授認為,财經類專業建設應當突破純粹的财經商科發展的局限,通過注重科學性和倫理性增加綜合性。目前财政學專業課程存在上遊課程和下遊課程缺乏支撐、學科基礎課理解有誤區、開放性國際化基礎較為薄弱、跨學科課程少、專業主幹課程内部循環等問題。她建議應當增加如倫理學、邏輯學、制度經濟學和信息經濟學等上遊課程,增加訓練思維和具有中國财政特色的方法論課程,提升計算機和數學的基礎課程難度,增加經濟學前沿課程和交叉學科課程。

 

 

圓桌論壇2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稅理論研究


圓桌論壇2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财稅理論研究”。上半場由西南财經大學原校黨委副書記馬骁主持,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院院長白彥鋒、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财政系主任劉晔、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西南财經大學原财稅學院院長和地方預算審查監督研究中心主任劉蓉、武漢大學财務部副部長(挂職)和财政與稅收系副主任盧盛峰分别發表演講。



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院院長白彥鋒教授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論述,這就要求我們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當前,我國已具備産生中國财政學的經濟基礎,要對傳統的财政學進行重構,同時中國财政學的産生也具備雄厚的思想基礎。從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财政投資仍然大有可為,在此過程中,如何提高支出效率、控制支出風險,同時如何把握好決定财政收入汲取能力的新資源要素等都是未來中國财政學發展中應當關心的問題。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财政系主任劉晔教授由二十大報告展開,闡述了他對于現代财政的理解。基于财政基礎理論,對現代财政的第一層理解是進入現代市場經濟、進入新時代。第二層理解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财政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國家治理的問題。第三層理解是當下的中國式現代化,是與現代化相适應的财政制度,基本特征是人本财富。

 


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就稅收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底層邏輯功能定位,以及在理論分析基礎上對改革的啟示發表演講。他指出,稅收是分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是全過程參與分配,但在各階段參與方式不同。在初次分配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目标在于提升效率,政府在一定程度無為會更好。但在第三次分配中,政府的作用是引導和激勵,稅收是一個重要手段。此外,梁主任提出,在稅制改進時,應特别關注個人所得稅,可以考慮繼續擴大綜合所得計算的範圍,優化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西南财經大學原财稅學院院長和地方預算審查監督研究中心主任劉蓉教授指出,從财政學角度如何系統集成研究,提供國家所需要的中國理論方案,是學界需要思考的。她提出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在國家的稅制結構優化以及不同稅種改革問題上如何為政府提供前瞻性指導研究值得大家共同努力。最後,劉蓉教授指出,數字經濟打破了傳統稅收邊界和與稅收财政收入的原有理論,财稅學界應以政府需求引領實踐研究,關注新變化。

 


武漢大學财務部副部長(挂職)和财政與稅收系副主任盧盛峰教授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演講,第一個方面是區域性的公共政策評估。有些政策具有精确的位置,可以超越行政統計單元,在更小的空間尺度上更加精細地評估相關政策,能夠對現有的研究進行補充。第二個方面是公共服務的空間優化配置。一些關于公共服務的研究以往可能受限于統計的數據,随着近年大數據的可獲得性越來越強,基于大數據可以使研究更為細化。第三個方面是政府的空間距離的微觀影響。

 


下半場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财政學系主任劉怡主持,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馬光榮、中國社會科學院财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南京财經大學黨委常委和宣傳部長朱軍分别發表演講,并進行深入讨論。

 


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馬光榮認為财政學最有資格建構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核心是中國特色的政府與市場關系,而财政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其次,他提出在中國的發展進程當中,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如何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題。最後,他指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膨脹根植于中國特殊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階段,需要從投資驅動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财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首先指出,當前理論研究與實際不結合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很多研究不重視典型事實的梳理以及深度解析,二是很多研究中慣用的因果分析,隻是指标檢驗,缺乏綜合診斷。這些是我們未來的研究中需要去加強的。最後,他指出财政學與政策密切相關,所有的财政研究都是為政策服務的,在研究中要重視社會福利與約束條件。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提出,系統性思維在财政政策改革過程中很多時候是被忽略的。他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加強系統性思維:一是在财政政策實施中,要注意政策工具的組合;二是要注意政策的實施次序;三是财稅政策要上升到完善宏觀經濟體系的高度去推進。

 


南京财經大學黨委常委和宣傳部長朱軍教授作了四點分享。一是指出研究中國問題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其中組織制度尤為重要。二是要實現财政改革引領經濟改革,引領社會發展,就要多做超前的政策性規劃。三是要實現理論研究指導實踐,就要多思考。四是研究不要拘泥于方法,要把科學方法和現實問題進行結合,研究不僅要基于過去,更要立足當下、展望未來。

 

 

圓桌論壇3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财稅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

 

圓桌論壇3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财稅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上半場由雲南财經大學校長王敏主持,安徽财經大學副校長儲德銀、上海海關學院海關與公共經濟學院院長崔志坤、浙江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高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李紅霞、廣東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李林木分别發表演講。

 


安徽财經大學副校長儲德銀基于地方高校視角提出,第一,一流本科專業和一流本科課程的評選為地方高校提供了良好平台。第二,地方财經高校和财政專業教師在進行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時,應緊扣學科專業科研的前沿。第三,地方高校應以特色來擴大專業的影響、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上海海關學院海關與公共經濟學院院長崔志坤介紹了海關學院的稅收人才培養特色,包括:擁有全國唯一的針對海關稅收制度的教材,培養海關稅收方面的人才;學校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組建關魂青年講師團開展海關職業精神專題教育,開發囯門中國系列海關思政課;實行多樣化的課堂建設,如分組教學、案例教學等,并充分利用海關資源,邀請海關業務專家做展示,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同時,崔院長也提出了關于人才培養的困惑,如辦學規模小使得發展受限,國内海關稅收方向較少使得可供借鑒的資源不多、海關稅收實驗實訓教學資源匮乏,和國内同行交流不足等。



浙江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高琳總結了浙江财經大學關于稅務專碩人才培養的相關特色。第一,校内外導師共同完成專業方向選修課;第二,邀請校外導師來校開設專業講座;第三,成立稅務案例研究中心,提升學生的案例寫作能力和教師的案例分析水平;第四,派遣校内導師去實務部門進行挂職;第五,通過專業賽事驅動人才培養的創新點。高院長提出,下一步設想是力争使教師授課實現所有專業類課程全覆蓋、讓稅收風控大賽産出教學案例等衍生産品、引育國際稅收方向師資、調整學位論文評價導向等。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李紅霞主要結合數字化平台培養的試點和思考來探讨人才培養方案。李院長指出,高校傳統教學模式與财稅數字化轉型不匹配的共性難題顯現,為滿足社會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須承擔培養數字化專業人才的使命。為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開展“雙十工程”建設,着力打造10個數智化轉型試點專業和10個數智化微專業,同時構建數智财稅實驗室和數據科學學院,探索數智科學在稅收征管等方面的應用,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

 


廣東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李林木從中外聯合、産教融合、實踐配合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廣東财經大學财稅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在中外聯合方面,與海外多所大學有緊密合作。在産教融合方面,與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等聯合招聘培養了應用經濟學(數字财稅方向)博士後研究人員。在實踐配合方面,定期組織仿真實習,培養學生對财稅業務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李院長指出,目前财稅專業協同育人仍面臨一些困境,如合作深度有待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不足,專業實踐教學形式化等。

 

 

下半場由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劉金科主持,山東财經大學科研處處長馬恩濤、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财政學系主任倪志良、河北經貿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王曉潔、江西财經大學财稅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仲芳分别發表演講。

 


山東财經大學科研處處長馬恩濤着重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對财政學理論進行了分享。馬處長指出,财政學理論應當聚焦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于國家治理現代化;在人民共同富裕方面,财政主要體現在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重點是财政如何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公共服務供給。馬處長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财稅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支撐,也對财稅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财政學系主任倪志良提出關于财稅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的思考:一是至真思考、至善擔當的教育理念,現階段一些研究生不能對自己的所思所寫進行更新,難以形成有效判斷,教育應該避免此類問題。二是理論體系有重要價值,但容易成為思辨性的額外負擔,使人陷入文字邏輯的深淵,而不能對事實保持最大限度地開放。三是關于一些現實困惑,例如,學生課業壓力過重使得學生自我思考的時間被大幅削弱,課程設計與實際就業匹配度有待提高。

 


河北經貿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王曉潔指出,近年來,河北經貿大學在探索各學科如何融合大數據和信息化,并組建了6個實驗班。同時,王院長也提到目前人才培養的相關困惑:首先,學生的反思能力、質疑能力、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其次,财稅學科面臨與管理科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的結合,這将加大招生困難;最後,在數字化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師資不足和教材缺乏的問題。

 


江西财經大學财稅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仲芳就财政制度如何助力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做了詳細探讨。張院長認為,要大力發展衛生産品,建設健康中國。在研究衛生财政時,要探究整個衛生費用中由公共部門承擔的比例。要站在寬口徑角度上研究我國的财稅政策。最後,張院長指出,現在我國衛生财政學科人才培養的根本是如何助力以人民健康為目标和深化目标責任制改革。

 

 

 

 


撰稿:陳思、張明昂、彭章等

初審:李小榮

審核:陳士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