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勠力同心共進步,強化“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支部建設;
黨建業務雙帶頭,為中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訂提供專業支持。——國際稅收系黨支部
基本情況
國際稅收系黨支部有6名黨員,其中包括楊志清教授、副院長何楊教授、張京萍副教授、系主任王文靜副教授、李钊助理教授以及黨支部書記陳宇副教授。自建立以來,黨支部連續7個年度獲得bevictor伟德官网優秀黨支部稱号,黨支部黨員獲得校級以上獎勵17項。黨支部始終堅持“勠力同心共進步,黨建業務雙帶頭”的工作理念,組織了“強國有我新征程,喜迎黨的二十大”等多場迎接黨的二十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及“财稅戰疫:中國經驗與國際方案”等各類黨建業務相結合的專業研讨活動。
工作實績
一、堅持黨建與業務相結合,教學科研成果豐碩
支部黨員積極創先争優,在教學和科研等各方面表現優異,起到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一)課程思政融入教學,教材、教學建設成果突出
國際稅收系黨支部注重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同時加強教材、教學建設,成績突出。何楊教授2022年9月撰寫的課程思政案例“聚财為國 守土有責”榮獲全國高校财政學類專業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一等獎;2022年作為主要參與人,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全球财經變革背景下的一流财稅人才培養模式”。楊志清教授2021年9月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和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2021年和2022年首都高校稅務案例大賽均榮獲一等獎二等獎。王文靜副教授深入鑽研教學教研,2017年獲得北京市青教賽一等獎、最佳教案獎和最佳演示獎;2021年獲得北京市教委第一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榮獲2022年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成員)。
(二)黨建促進業務,科研成果、學生培養兩手抓
國際稅收系黨支部注重将黨建與科研及學術培養相結合,成果豐碩,較好的起到了共産黨員的先進帶頭作用。何楊教授2022年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參與全球公共品治理的改革和建設研究”;多次獲得鄧子基國際稅收優秀論文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陳宇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以及多項學校黨建課題、教研課題;2022年指導學生獲得第七屆全國财經院校就業創業大賽三等獎、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複賽高教主賽道二等獎等獎項。此外,在過去的兩年中,支部成員在高檔次期刊中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10餘項;獲得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産黨員、優秀教師稱号6人次。
二、聚焦全球稅收治理前沿,為中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提供專業支持
我校國際稅收專業為全國最早開設、師資隊伍建設最為完備的優勢專業,國際稅收支部團隊堅持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充分發揮國際稅收智庫作用。
(一)潛心教學,成果豐碩,服務國際稅收學科發展
團隊教師堅守國際稅收教學一線,國内外知名國際稅收專家楊志清教授出版多部國際稅收專業教材,組織建設《國際稅收》線上課程,承擔中國稅收教育研究會核心工作,為中國國際稅收教育教學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王文靜副教授以《國際稅收籌劃》作為參賽教案,獲北京市教委第一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
(二)積極投入國際稅收現實問題研究,推進智庫建設、國際交流
王文靜副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雙邊稅收協定、東道國稅收制度環境與對外直接投資:基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視角”、陳宇副教授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稅收情報交換協定及其對我國企業跨境避稅的抑制作用研究”均聚焦國際稅收現實、前沿問題,為國際稅收相關研究貢獻力量。何楊教授為首批全國稅務領軍人才(國際稅收方向),組織牛津大學、杜克大學等七個國家的國際稅收專家召開了“全球化、數字化與國際稅收改革”國際研讨會,受到國内外廣泛關注,為我國國際稅收制度建設和完善發出中财聲音。
(三)聚焦國家需求,為中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何楊教授團隊深度參與财政部數字經濟“雙支柱”政策方案制定;承擔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世界稅收發展報告》編寫工作,多次參與OECD數字經濟稅改方案公開意見征集、年度十大國際稅收事件推薦等工作,承擔中央網信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稅務總局等機構課題,多次參加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國家級考試命題,為稅務部門和大型企業開展業務培訓,服務成效深受好評。
經驗分享
國際稅收系黨支部始終堅持“勠力同心共進步,黨建業務雙帶頭”的工作理念,落實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部署要求,推動創先争優活動常态化、長效化,推動支部又好又快發展。
一、推進黨建業務雙帶頭,促進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相結合
國際稅收支部探索組織集體進行理論政治學習,開辟“支部黨建圖書角”,将黨史、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相關黨建書籍在辦公室整理集中起來,方便大家随時學習。同時結合專業背景,将BEPS行動計劃、數字經濟雙支柱方案、“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等相關内容納入黨建學習體系中,形成共同學習和讨論的氛圍。特别是注重将黨建思想與科研工作融合,組織了如“财稅戰疫:中國經驗與國際方案”“全球稅收治理菁英班人才培養方案研讨”等多項黨建業務相結合的支部活動。
二、“線下支部”“線上支部”相結合,支部黨建形式靈活
國際稅收黨支部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支部建設,一方面夯實“線下支部”建設,通過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途徑加強支部黨員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另一方面靈活開展支部建設,通過微信、騰訊會議等多種網絡工具建立“線上支部”,提高基層教師黨支部活動效率,方便黨員教師安排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充分利用網絡開展活動。兩種方式相結合,既落實了各項工作又保障了學習頻次,特别是在疫情期間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此外,國際稅收黨支部還采取形式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創新建設。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了輔導報告會、專題講座、讨論交流、觀看影片、外出參觀及現場觀摩、專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