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6月5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的《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名單的公示名單》中,我院資産評估系翟進步老師的課題《連續并購行為的績效持續性與管理層能力異質效應研究》獲得一般項目立項公示。6月6日,在學院例會上翟老師就課題申報情況同老師們做了經驗交流。
首先,翟老師回顧了申報曆程。認為課題申報是一場拉鋸戰,需要堅持和耐心,要認真反思評審意見并進行精心修改;同時要發揚愚公移山、螞蟻搬家的精神,提早做好準備,提高課題的寫作質量;在心态上,要正常看待課題的申報結果,要能在接受打擊後迅速調整好自己以便準備下次申報。
其次,翟老師還就課題申報中的實質性問題做了深入交流。認為,在選題方面,應遵循“重要而有趣”的原則,最好同自己研究領域保持一定的連貫性和相關性;研究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遞進性,研究問題的描述應清楚、明了、易懂;在研究設計方面,研究方案的描述和列示不要累贅,應簡潔、易懂;課題行文須斟字酌句,體現精煉。
同時,翟老師還強調了課題申報形式問題的重要性。認為給課題起個好名字很重要,題目要能點題、具有吸引力和學術性;圖表、字體及其行間距的設計不僅要美觀,還要易讀;正文中對關鍵詞句要用彩色字體加以突顯,建議課題活頁全部用彩色打印;對前期研究成果盡量不要采用羅列形式,而應圍繞課題研究問題采用分類介紹。
最後,翟老師還就我院學科建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認為博士生的培養質量是學科建設是否具競争力的重要表征,因此,翟老師建議學院應完善導師研究團隊的運作機制,定期開展學術讨論會(每周一次),創造更多機會讓入職不久的年輕博士畢業生加入到指導博士生的隊伍中來;同時,應嚴格博士生資格考試的内容和方式,建議采用“理論知識考試+學術proposal可行性考核”的方式進行考核,設立淘汰制,督促博士生加強學習。此外提高教學适量也是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翟老師建議學院應鼓勵和推動老師對多年積累講義的系統總結、成書工作,從被動寫書到主動編書,系列精品專業講義或書籍的形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會議期間,老師們之間進行了熱烈的讨論和交流。
【撰稿】白彥鋒 【審核】樊勇